1.培养目标:
依托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,面向新能源领域,结合国家新工科发展理念、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战略,在专业高度交叉融合、师资队伍日渐壮大的基础之上,以山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(先进能源材料物理实验室)、专业实验室及校外基地为平台依托,以课程群建设及团队建设为抓手,培养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全面发展,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深厚,新能源工程及材料科学理论基础宽厚、扎实,视野宽广,具有较强工程实践、技术研发、能源管理、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复合型人才。
2.专业特色:
师资力量雄厚: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现有教师17人,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6人,占比94%,多数教师具有较强的实践经验和海外经历,其中有教授6人、副教授1人、讲师10人,博士生导师3人,硕士生导师8人,国家杰青2人,泰山学者1人,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年创新团队人才引育计划带头人1人,香江学者1人,校聘A3岗3人,A2岗2人,英国威廉希尔公司教学名师1人。为提升教师素质,每年都有多名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和比赛,并获得优异成绩。为壮大教学力量,一方面邀请邀请系外的博士生导师、泰山学者、龙山学者等知名专家授课,另一方面外聘新能源行业知名专家、企业高级技术和管理人员作为客座教授为学生授课。
教学条件优越: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下设太阳能与风能利用、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两个方向。目前有设有光伏技术与应用、光热技术与利用、风能技术与应用、太阳能实习实训、材料特性研究、基础物理实验本科教学实验室。可以承担光伏技术、光热利用技术、材料与器件和风能发电技术等领域的理论知识、实践与设计方面的教学、研讨班和实验实训工作。新能源系先后与桑乐太阳能、皇明太阳能、力诺瑞特、大唐平阴风电场等建立了学生实习实训基地,为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奠定了基础。以山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为依托,学生可以开展更为专业的创新创业训练。
研究水平出众:教育教学活动以课程群为抓手,教师们积极进行教学研究,主持教学研究项目多项,包括省级研究生导师提升项目,教育部产学合作项目多项,课程建设突出,多门课程获批达标课和精品课,并发表教学论文多篇。科学研究以团队为依托,包括教育厅科研团队1个(低维先进半导体材料与器件),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,其中SCI、EI检索60余篇,其中多为一区论文,并有多篇是ESI高被引论文,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余项,省部级项目20余项,科研经费近1000万,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。与此同时,老师积极参与社会服务,承担横向项目近10项。
学生素质全面:在高水平的理论学习基础之上,注重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,积极鼓励并组织学生参加诸如节能减排大赛、电子设计大赛、教学技能大赛等各种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类比赛。学生参加大赛获得国家级、省部级以上奖励60余人次,申请或授权国家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多项。目前已有5届毕业生,每年的硕士研究生考取率都在30%左右,很多学生被录取到985和211院校。
3.核心课程:
基础物理、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、控制科学与工程、材料科学基础、材料物理与化学等。
4.就业前景:
新能源领域的专业人才需求缺口很大,社会需求旺盛,就业前景广阔,毕业生就业率都在95%以上,可在风能、太阳能、生物质能,地热能、电池、储能等新能源和节能减排领域从事相关工作。可以去企事业单位的研发机构开展研发和工程设计,也可以去高校及科研院所从事教学科研工作,还可以去政府相关的部门从事能源管理工作。
5.优秀学子感言:
6.人员组成:
新能源系主任:黄金昭
支部书记:徐锡金(兼专业负责人)
系副主任(按姓氏笔画为序):李飞、郭静华
本系教师(按姓氏笔画为序):付飞飞、史洁、李晓、李晓雪、刘晓静、刘梦琪、张守伟、张国煜、赵刚、赵强、侯配玉、高慧慧